师资队伍

首页 > 师资队伍 > 生物技术系 > 正文
杨生妹
杨生妹

杨生妹 女,汉族,1964.8—)

教授,博士生导师。19857月于陕西师范大学获理学学士学位。198810月于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研究所获动物生理学硕士学位。19995月于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获动物学专业博士学位。1992年在日本国家家畜改良中心进修,专业为体外受精,2000-2001在美国地质调查局中部生态中心做博士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三项,国家973攻关项目专题一项,国家科技部资助的博士基金项目一项,中科院生海生理所国家低氧生理开放实验室资助的项目一项,扬州大学校自然科学基金一项。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其他项目10余项。发表论文近50篇。获青海省科学技术成果一项(2002),国家教育部科学技术成果一项(2005),国家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奖(自然科学奖,二等)一项(2006)。任第五届全国畜牧兽医学会生理生化理事,江苏省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会理事。现主要从事动植物协同进化与动物生长发育机制方面的研究工作及生物化学教学工作。

通讯地址: 扬州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江苏省扬州市文汇东路12

邮政编码: 225009

Email: smyang@yzu.edu.cn


 1.学习简历

1981.091985.07

陕西师范大学生物系

获理学学士学位

1985.091988.07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理研究所获低氧呼吸生理学专业

理学硕士学位(论文题目:“阿片样µ受体与低氧及高二氧化碳通气反应”;导师:胡旭初研究员)

1996.091999.07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获动物学博士学位(论文题目:“低氧对生后大鼠下丘脑—腺垂体—肾上腺皮质轴发育的影响”;导师:杜继曾研究员)

 2.工作经历

2008-

扬州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教授

2002-2008

扬州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副教授

1999-2002

在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工作

副研究员

1988-1999

在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工作

实习研究员、助理研究员

1992

日本国家家畜改良中心进修

专业为体外受精

2000

美 国

做博士后9个月

 3、科学研究

1)现主持课题


2020-2023年:《细胞自噬和抗氧化功能在植物单宁影响布氏田鼠繁殖性能中的作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31971418

2)曾主持课题

12013-2016年:《植物中多酚类化合物对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小哺乳动物食物选择的影响及动物的适应对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31272320

22015-2016年:《植物单宁影响布氏田鼠取食行为的神经机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31470017

32003-2005:《固定化凝血酶的抗胃蛋白酶及抗酸性研究》,江苏省教育厅指导项目

41999-2001:《矿物和藏成药有害金属及毒性研究》,国家科技部资助的国家医药创新博士项目

51994-1996年:《低氧对大鼠和高原鼠兔下丘脑腺垂体-肾上腺皮质轴系发育的影响》,中科院上海生理所国家低氧生理开放实验室资助的项目

3)参加课题

11990-1991年:参加杜继曾先生主持的中科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所长择优基金资助课题:高寒地区动、植物对环境胁迫因子的适应性研究。

21988-1990年:参加杜继曾先生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下丘脑CRF在高原环境低氧适应中的作用。资助4万元。

31987-1989年:参加杜继曾主持的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高原低氧对亚细胞溶酶体与细胞质膜的作用。资助4万元。

41997-1998年:参加周文扬先生承担的农牧业虫鼠害综合治理国家重点开放实验室资助项目:农牧害鼠的行为和生理生态特征的研究-高原鼠兔的社群结构及作用的研究,资助2万元。

51996-1998年:参加樊乃昌先生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不育后高原鼠兔的种群动态及行为的研究。

61998-2000: 参加周文扬研究员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青藏高原主要鼬科动物和鼠类之间的行为适应与协同进化。经费11.0万元。

71997-2000年:参加周文扬研究员主持的中科院重大项目:高原鼠兔种群发生规律及持续控制对策。经费6.0万元。

81994-1995年:参加魏万红主持的农牧业虫鼠害综合治理国家重点开放实验室资助项目:不育个体的行为及其对种群繁殖干扰作用的研究。资助1.8万元。

4)研究方向

 1、动物生长发育机制

 2、动植物协同进化

4. 近年来发表的文章

1Xin Dai, Mei Han, Qian   Liu, Guozhen Shang, Baofa Yin, Aiqin Wang, Biggins E.   Dean, Wanhong Wei, Shengmei Yang(通讯作者). Seasonal changes in the concentrations of plant secondary   metabolites and theireffects on food selection by Microtus oeconomus.   Mammalian Biology, 2014, 79(3):215-220.

2Dai,   X; Zhang, B; Wu, XY; Jiang, LY; Zou, ZZ; Wang,   AQ; Wei, WH; Yang, SM(通讯作者). Identification   of tannin-degrading microorganisms in the gut of plateau pikas (Ochotona curzoniae)   and root voles (Microtus oeconomus). SYMBIOSIS, 2014. 63(1):1-9.

3Xin   Dai, Yan-Qi Zhang, Lian-Yu Jiang, Fei Yuan, Ai-Qin Wang, Wan-Hong Wei,   Sheng-Mei Yang(通讯作者).2014. Evaluation of the   variations in secondary metabolite concentrations of leymus   chinensis seedlings. Israel Journal of Ecology & Evolution.   60:75-84.

4、陈云,刘立军,杨生妹(通讯作者) 生物化学研究型教学的几种典型案例.   教育教学论坛, 2014(50): 277-278

5Dai   Xin, Lian-Yu Jiang, Ai-Qin Wang,  Wan-Hong Wei, Sheng-Mei Yang(通讯作者), Tannin-degrading bacteria with cellulose activity isolated from   the cecum of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zokor (Myospalax baileyi), Israel   Journal of Ecology & Evolution, 2015, 61(1), pp 21-27.

6Ye   Man-Hong, Yan-Lei Nan, Meng-Meng Ding, Jun-Bang Hu, Qian Liu, Wan-Hong Wei,   Sheng-Mei Yang(通讯作者). 2016. Effects of dietary tannic   acid on the growth, hepatic gene expression, and antioxidant enzyme activity   in Brandt's voles (Microtus brandti). Comparative Biochemistry and   Physiology, Part B, 196-197: 19–26.

7、戴鑫 陈春雨 杨飞 蒋巍 王爱勤 殷宝法 魏万红 杨生妹(通讯作者),单宁酸对高原鼠兔 (Ochotona   curzoniae) 血脂水平的影响 兽类学报 201636 (1)368   -372.

8、杨生妹,魏万红,陈云 糖酵解中间产物磷酸丙糖鉴定实验课的研究性教学.教育教学论坛 2016(51):265-2667Xin Dai, Jia Shi, Mei Han, Ai Qin Wang, Wan   Hong Wei, Sheng   Mei Yang#. Effect of photoperiod and 6-methoxybenzoxazolinone   (6-MBOA)   on the reproduction of male Brandt’s voles (Lasiopodomys brandtii)     General and Comparative Endocrinology,2017, 246(2017),1-8

9Manhong Ye; Mengting Xu; Mengmeng   Ding; Jiayue Nie; Xiaoqian Ding; Jingjing Kuai; Wanhong Wei; Shengmei Yang(通讯作者); Bin Zhou. Sex-associated effects of dietary tannic acid on the   abundance and diversity of caecal microbes in Brandt’s voles (Lasiopodomys   brandtii), Animal Science Papers and Reports, 2018, 36(2018): 99~113.

10Dai Xin; Ling-Yu Zhou; Jie-Xia Cao; Yan-Qi Zhang; Feng-Ping Yang;   Ai-Qin Wang; Wan-Hong Wei; Sheng-Mei Yang(通讯作者).   Effect of Group Density on the Physiology and Aggressive Behavior of Male   Brandt’s Voles (Lasiopodomys brandtii). Zool Stud 2018, 57:35

11、魏明吉,杨燕,王振南,吕慎金,杨生妹(通讯作者). 孕期应激对绵羊子代表型编程效应研究进展,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19243):54-64


12陈意飞,夏伟,顾晨,杨生妹(通讯作者).肝细胞癌临床诊断及其适配体应用的研究现状,中华诊断学电子杂志,201972):141-144


13Xin Dai;   Ling-Yu zhou; Ting-Ting Xu; Qiu-Yue Wang; Bin Luo; Yan-Yu Li; Chen Gu;   Shi-PingLi; Ai-Qin Wang; Wan-Hong Wei; Sheng-mei Yang (通讯作者); Reproductive responses of   the male Brandt’s vole, Lasiopodomys brandtii (Rodentia: Cricetidae) to tannic   acid, ZOOLOGIA, 2020, 37(e52232): 1-11


14Yu,   Minghao; Sun, Xiaofeng; Dai, Xin; Gu, Chen; Gu, Minghui; Wang, Aiqin; Wei,   Wanhong; Yang, Shengmei(通讯作者); Effects of Tannic Acid on Antioxidant Activity and Ovarian   Development in Adolescent and Adult Female Brandt's Voles, Reproductive Sciences,   2021, 28(10): 2839-2846


15Dai, Xin;   Sun, Xiao-Feng; Wang, Ai-Qin; Wei, Wan-Hong; Yang, Sheng-Mei(通讯作者); Effect of gallicacid on   the reproduction of adolescent male Brandt's voles (Lasiopodomys brandtii), Canadian   Journal of Zoology, 2021, 99(9): 783-791


 5.教学工作

硕士研究生: 高级生物化学

科  生:生物化学 动物生物化学


Copyright © 2020 扬州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 苏公网安备 32100302010246号
地址:扬州文汇东路48号 电话:0514-87979343 传真:0514-87991747 Email:sjxy@yzu.edu.cn